Email: sdraytan@163.com Tel: 0086-137-3096-1137

水产养殖


一、水质管理

1. 水质监测与调控

(1) 定期对养殖水体进行全面检测,包括水温、酸碱度(pH 值)、溶解氧、氨氮、亚硝酸盐等关键指标。根据检测结果,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。

(2)例如,当溶解氧不足时,可通过增氧设备及时补充氧气;当氨氮、亚硝酸盐超标时,利用微生物制剂进行处理。

2. 微生物制剂净化水质

(1)枯草芽孢杆菌:它能分解水体中的有机物质,如残饵、粪便等,减少有机物积累导致的水质恶化,降低化学需氧量(COD),同时抑制有害病菌的滋生。可定期按一定比例将枯草芽孢杆菌制剂投入养殖水体。

(2) 地衣芽孢杆菌:作为兼性厌氧菌,可在不同的溶氧条件下发挥作用,分解有毒有害物质,优化水质。尤其在处理因饲料残留、水产动物排泄物等引起的水质污染方面效果显著。按照合适剂量投放地衣芽孢杆菌制剂,有助于维持良好的水质环境。

(3) EM 复合菌:由多种有益微生物组成,能协同作用分解水中的有机物,促进氮循环,将氨氮等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,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。定期泼洒 EM 复合菌液,可有效改善水质状况。

二、疾病防控

1. 增强水产动物免疫力

(1)丁酸梭菌:在水产动物肠道内可促进有益菌群增殖,抑制有害菌生长,调节肠道菌群平衡,进而增强水产动物的整体免疫力。通过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丁酸梭菌制剂,可使水产动物更好地抵抗疾病侵袭。

(2) 粪肠球菌(水产用乳酸菌):能调节水产动物肠道微生态平衡,产生乳酸降低肠道 pH 值,抑制有害菌繁殖,同时提高水产动物的消化吸收能力,间接增强其免疫力。在饲料中添加粪肠球菌制剂,有助于维持水产动物肠道健康,提升抗病能力。

2. 疾病预防与治疗

(1)除了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增强免疫力来预防疾病外,还应建立完善的疾病监测机制。日常观察水产动物的摄食、活动、体表等情况,一旦发现异常,及时进行诊断和处理。

(2)当发生疾病时,可根据具体病情,在合理范围内调整微生物制剂的使用,如增加有益菌的投放量,辅助药物治疗,帮助水产动物尽快恢复健康。同时,要注意隔离患病个体,防止疾病传播。

三、饲料管理

1. 饲料营养优化

(1)地衣芽孢杆菌:可用于饲料发酵,分解饲料中的有机物,提供高效代谢营养组分,提高饲料的利用率。将地衣芽孢杆菌制剂与饲料按一定比例混合进行发酵处理,可使饲料中的营养成分更易被水产动物吸收。

(2)丁酸梭菌:其在水产动物肠道内产生的 B 族维生素、维生素 K、淀粉酶等物质,可补充饲料营养的不足,进一步优化饲料的营养结构,促进水产动物生长。

2. 饲料质量保障

严格把控饲料采购环节,选择优质、新鲜、营养均衡的饲料原料。同时,要注意饲料的储存条件,防止饲料受潮、发霉等变质情况发生,以免影响水产动物的健康和生长。

四、养殖环境优化

1. 池塘设施维护

定期检查和维护养殖池塘的堤坝、进排水系统、增氧设备等基础设施,确保其正常运行。例如,及时修复堤坝的漏洞,清理进排水管道的堵塞物,保证增氧设备的正常运转,为水产动物提供一个安全、稳定的养殖环境。

2. 生态环境营造

在养殖池塘周围种植适量的水生植物,如芦苇、菖蒲等,不仅可以美化环境,还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水中的二氧化碳,释放氧气,起到一定的水质净化作用。同时,水生植物还能为一些小型水生生物提供栖息场所,丰富养殖池塘的生态系统,有利于水产动物的生长和健康。

 

         通过综合运用以上水产养殖解决方案,结合我们公司的各类微生物产品优势,可以有效提高水产养殖的产量和质量,降低疾病发生率,实现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。


导航栏目

联系我们

联系人:Raytan

手机:0086-13730961137

电话:0086-137-3096-1137

邮箱:sdraytan@163.com

地址: 山东省青岛市高新技术开发区